设置

关灯

第93章 道德洁癖 (4 / 7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张子扬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班级有同学偷别人的铅笔盒,于湘琴知道了,连续俩月对自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,什么小时偷豆,大时偷牛,小时偷针,大时偷金子都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面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自己不是小偷,同学才是小偷。

        反驳两句,于湘琴同志却是有理有据,说是要把想要偷盗的心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还说什么,别人偷盗她管不着,她能管的只有自己儿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思想可苦了张子扬了,几乎是被监视着长大的,不但不能有一点点的违法行为,就是道德上有一点瑕疵,也会迎来暴风骤雨般的训斥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时候,张子扬一度都想不通,尤其看到课本上那篇《智子疑邻》的时候,格外的愤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篇故事倒也简单,就是宋国有个有钱人,他家院子的墙壁被大雨给冲垮了,然后他儿子就提醒,说得赶快修筑,不然容易闹贼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他的邻居,一个老头也这么提醒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来不及修筑,晚上的时候果然进贼了,这个富人就十分赞善自己儿子,感觉这大胖儿子聪明,有先见之明,是个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想起隔壁老头说那话,不由得心生质疑:这老头说进贼就真的进贼了,莫不是这老不死的老贼偷的吧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