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372章 道德有高低之分 (4 / 6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一个社会,大部分人都处于这种道德阶段,要进步是很难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第三个阶段,人追求的人际和谐,具有一种群体性,这个道德阶段的人,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眼光,别人怎么看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鲁迅先生所说的乡愿,就是这个了,尤其是农村的熟人社会里,大部分的道德其实处于这种阶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西方来说,是受宗教约束,就华夏来讲,是受儒家礼教的约束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社会里,人人表面看起来都是老好人,可同时,数不清的罪恶也会滋生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皇权社会,最喜欢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民,让每个人都活在既定的人际关系之中,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,谁也逃不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很糟糕,可惜的是,秦宝丽连这个糟糕的道德水平都没有达到,她杀死舒兰,这本身就破坏了和谐。

        科尔伯格称这个道德阶段为他律道德阶段,每个人都是被他人所约束的,这样的社会不会有什么创造力的,更不会有什么个性可言,也不会有什么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王朝因为都是这样的社会,所以才逃不过历史周期律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社会是一摊死水,刚开始还好,渐渐贫富分化陷入极端,各种权力无法制约,在上者施暴,在下者备受欺凌。

        社会承受能力有限,逐渐陷入崩溃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